第389章 苏轼与王安石的第二次交锋 (第2/2页)
苏辙见赵顼迟疑,想起皇帝吃的东西都是要经过验毒的,于是自己咬了一口,道:“官家现下可以放心吃了罢?” 苏辙本打算给赵顼重新拿一个,谁知赵顼直接拿走了他手中方才咬过的那一个。 也对,这个饭团无毒,谁知道另一个饭团有没有? 苏辙暗暗自嘲着。 饭团里好像还放了酱油,不会太寡淡也不会掩盖米饭的清甜。 赵顼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边吃边问:“三郎,这酱油和梅干我是知道的,只是这外边的碎屑是何物?” 苏辙恭敬回答:“是紫草,我把它放在炭火上烘烤过,味道会更鲜美。” 赵顼道:“人人都说苏轼是美食家,我看你也不遑多让!” 苏辙笑了:“有怎样的哥哥当然有怎样的弟弟。” “三郎,为何你今日请我吃饭团?”话音刚落,赵顼就想到了什么,“我听说你最近在种水稻,莫非这就是你种的?” 苏辙微笑点头:“没错,这就是微臣从交趾引进的占城稻。刚好收成,我就做成饭团让官家尝一尝。” 赵顼赞叹道:“味道果真比大宋的米饭更软糯!三郎,你呀就是有生意头脑!” 苏辙道:“占城稻适应能力强,而且亩产比大宋原有的品种高出三成。如果能够推广到大宋全境,那么百姓的口粮就有了保障。” 听着苏辙的描述,赵顼心中一动:“所以三郎试种水稻是为了大宋百姓?” 苏辙道:“百姓是大宋的基石,百姓有好日子过,才能保证大宋的江山千秋万代。” 赵顼很愧疚,三郎分明处处为自己着想,可是他却在众多的流言中摇摆不定。 “杭州罢!”苏辙终于开口求情,“微臣恳请把我哥哥外放去杭州。” 赵顼有些吃惊,三郎竟没有求情把哥哥留在京师。 “三郎,你······” 知道赵顼有些困惑,苏辙解释道:“我哥哥为人耿直爽快,与其在京师时时担心他遭人嫉恨,不若让他去地方任职。” 赵顼很赞同:“杭州风景秀丽,最适合像苏轼这样的大文豪。我想在那里他可以写出更多更美的诗句。” 在赵顼的案牍上也有一本苏轼的诗文集。 对于苏轼的文采,他是欣赏的,可是有文采不等于有政治才能。 这也是为何赵顼一直没有重用苏轼的原因。 事实上,苏轼的才华并非只体现在诗词歌赋上,他悲天悯人又同情底层百姓,所以对治理国家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赵顼把所有的砝码都压在了王安石身上,反对的苏轼才被忽略。 苏辙起身,行了一个大礼:“微臣多谢官家开恩。不知官家打算怎么处置苏家?” 赵顼被问住了。 有些疑虑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沉默良久,赵顼还是问了出来:“三郎,驸马都尉到底是你姐姐的孩子,还是苏家收养的孤儿?”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苏辙也诚恳回答:“禀官家,祥安确实是我姐姐八娘的儿子。” 赵顼心尖一颤:“那么火烧程家也是真?”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