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 (第1/3页)
评判起了争执,张悦固执己见,姚广孝、杨士奇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 张悦很是恼怒,这两个人到底懂不懂如何评阅试卷? “莫要争执了。” 方孝孺见事情有些大,耽误了其他人评阅,便走了过来,对张悦严肃地说道:“姚、杨二人乃是皇上钦点的主考试官,沉脉优劣,把关龙门,若有异议,以主考试官为准,这点,你不会不清楚吧?” 张悦有些憋屈,不满地说道:“可是这试卷,违背圣人之言……” “试卷违背圣人之言,不是你违背圣上之言的因由。坐下继续评阅,再有如此文章,直接递送两位主考试官便可,无需再论。” 方孝孺严厉地说道。 张悦无奈地低下头,他可以鄙视杨士奇出身不正,瞧不起和尚不学无术,但却不能不正视方孝孺,这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读书人的精神偶像。 方孝孺见张悦听了进去,便低头看了看试卷,微微点了点头,道:“《礼记》有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管仲有过,但依旧是君子,此文之论,善陈深邃,是一人才。” 杨士奇接过方孝孺递过来的试卷,充满敬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被朱允炆用“刻舟求剑”的言论敲打之后,方孝孺似乎变得不那么固执,虽然他的言行举止,依旧鲜明的周礼风范。 方孝孺含笑转身。 皇上说的是,刻舟求剑,自己只能找到舟上的痕迹,却找不到剑。 研读周礼,便是刻舟,想要求剑,那就需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可是,回不去了。 历史大势,浩浩汤汤,纵是返回大周时代,那把剑,也被暗涌冲走了。 了解学问,是知道舟与剑。 使用学问,是知道舟,然后打造一柄新的剑。 古为今用,以古明今,方为大道。 在这一点上,自己竟不如皇上看得真切,蹉跎半生,只是荡舟而泛,摘星观月,自诩正道,却从未踏上山顶,看一看脚下的苍凉与变迁。 人,不能太固执,固执到直接否定他人的观点,而不经过思考与论证。 没有依据的否定,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与幼稚。 现在,自己不无知了,不幼稚了。 孔子的言行未必是完全正确的,他也有以莫须有的名义,杀掉少正卯的时候。 圣人的圣,在其功绩。 辩证地看待其功过,不以过盖功,不以功掩过,这才应该是学问该有的模样。 方孝孺目光中透着坚定,坐了回去,拿起一份试卷,轻轻读道:“自古国家未有忘战而不危者,黄帝日:虽有金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不能守也。亦未有有兵而可无食者……三代而下,兵制莫详于成周……故其时兵即为农,而无养兵之费。农即为兵,而有练兵之实。” 看着这一篇文章,方孝孺眉头紧锁。 搁在以前,方孝孺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一篇文章入列三甲,因为这一篇文章的中心,便是以西周兵制为准,军民一体。 朱元璋设置的卫所制,便是仿照西周兵制为建。 很明显,这位举人是推崇卫所制,是支持卫所制的。 方孝孺拿不准这位举人是不知道朝廷在北平府废弃卫所制,还是明知道朝廷举措,依旧如此言谈。 若是不知道,那说明他不关心国家大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