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因地制宜 (第2/2页)
乃是治理常识,朕自然知晓,爱卿继续说。” 齐誉接道:“道理如此,但微臣的治下却是一朵奇葩,就拿琼州来说吧,这地儿以瑶、苗、汉混居为主,可谓是鱼龙混杂,施政上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就原则上来说,必须得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则就会出现民族之间摩擦。” 一顿,他又道:“而大湾那边,则是以高某族的土著为主,几乎没有我朝的汉人,由此可见,其文化上的融合,尚需不少时日。至于吕宋,更是清一色的异族之民,文化差异几近天壤之别,归化起来也绝非是朝夕之功。面临如此多样性的复杂形势,微臣实在是想不出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时宜之策,以为整个省府的施政方针。” 皇帝闻言眉头一皱,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吃饭还尚有众口难调一说,更何况是官府的理政呢?” 而后,圣天子从火锅里捞出来了一尾虾,并以它为形象论道:“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由此可见,于治理上来说,并无什么固定的模式,只讲究大的原则。与其循规蹈矩、拘泥不变,反不如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喝! 听到这袭话后,齐誉打心底里敬佩起来。 能有这种认知的君王,于华夏的历史上可不多见啊! 不愧是圣明之君,没令俺老齐失望! 齐誉在心里点了个赞,而后又装傻充愣地问道:“请问陛下,何为是因地制宜呢?” 皇帝答道:“因地制宜,乃是古人之诫训,所倡导的乃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治理方针,切忌就是迂腐不化,墨守成规。” 这有点像是‘便宜行事’? 齐誉呵呵一笑,道:“既然这样,不如陛下就赐臣一个自治之权,以充分发扬因地制宜的核心精神,若是这样的话,臣就可以放开手脚,不受束缚,更加灵活地颁布适宜政令。” 自治? 这不太好吧? 单从字眼上来说,好像对皇权有点不恭呀! 对此,皇帝不是一般的敏感。 故而,他摇摇头道:“如果说,朕真的赐给你这样的权利,其他省府又该怎么对付?让他们跟着效仿?还是拒绝之?”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这么个情况,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 别的不说,单是内阁的那些老家伙们,就可以把自己驳得哑口无言。 齐誉闻言,忙与之心理按摩道:“陛下,吕宋和大湾乃是归化之邦,他们那里的原住居民不识汉字,不通汉语,如果要死搬硬套地强行时策,强行度化,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那样一来,到嘴的鸭子岂不是又飞走了?” 见天子面露权衡之色,他又道:“所谓自治,并不是说枉顾王法,而是在王法的基础上灵活变通,但是,任其如何变化,您依旧是那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 啥? 朕为核心? 要是这么说的话,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那得,既然提倡不要拘泥,朕就做个第一表率吧。 允了你! “臣齐誉,谢主隆恩!” “先别高兴,朕还有条件呢!” 一听这话,齐誉又不禁变得紧张起来。佯忘的寒门仕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