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南京兵器局 (第1/2页)
张煌言一个军营接着一个军营去宣讲,很快说话也越来越接地气了,特别是到镇江府的“武英营”驻地,最后一站的时候,那些士兵若不是之前就听说了,都想不到他是一个举人,只以为张煌言也是他们的纤夫兄弟,只不过是嘴巴抹了油,特别能说会道而已。 朱慈烺知道这个时代的军队,几乎是不重视精神力量的,那些将领们也受限于时代,没有意识到集体精神,军人荣誉,配合上严苛的军纪,优厚的军饷,会使得士兵爆发出怎么样的战斗力。 或者说,有一些军事天才,诸如戚继光,是预见到了,可是大明根本发不出这样的军饷,没有物质支持,其他的东西,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当然,在朱慈烺的计划里,训导官将会成为一个体系,和正在筹备的军法司一样,一起管理军队,制衡军官,避免军队贪腐和纪律松弛。今后或许就不是张煌言这个总训导官到处宣讲了,而是一整个体系在运行。 被崇祯皇帝下了禁查令之后,南京朝堂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朱慈烺也终于从繁忙的政务中抽出身来,他在巡查军队之前,首先和倪元璐一起来到了南京城内的火器工坊之中。 如今,整个江南地区官营工坊中的工匠都已经被崇祯下旨调到了南京。但因为明朝廷的腐败,官营工坊的匠户许多都已经逃散,最终只召到了二百余人。 不过,好在江南经济繁华,手工业发达,民间不缺优秀的工匠,朱慈烺直接开出了高于市场价格一倍的月饷,很快就从临近的各大城市中招到三千多名工匠,其中大部分只要学习一段时间,就能上手制作盔甲,火枪了。 与此同时,他也已经着手从福建,广东招揽一批制造火炮火枪的工匠,以满足大军的兵器枪炮需求。这个时期,大明境内制炮技术最高的,就属这两个靠近澳门的地方了。 朱慈烺把所有工匠都集中起来之后,将制炮,制枪,制弓弩,制作盔甲的都留在了南京的武器工坊之中,准备和汤若望从澳门请来的那些葡萄牙工匠一起,构成了“南京兵器局”的主干力量。 而其余的工匠,手艺精良的,留在“南京兵器局”,水平差一点的,则是分到各个军营的兵器工坊,做一些兵甲火器的修修补补和铅弹,箭矢等消耗性武器的制造工作。一旦开始大战,这方面的工作量也会迅速上升。m. “南京兵器局”经过了朱慈烺和工匠们的讨论策划之后,分为了:火炮,火枪,弓弩,刀枪,盔甲,盾牌等等十几个工坊。 各种冷兵器自然是本土工匠的长项,虎蹲炮,鸟铳等老式火枪火炮,在备料充足的情况下,本土工匠也能制造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而新型火炮,新型火枪,譬如四磅炮,鲁密铳等等,就得依靠汤若望即将请来的葡萄牙工匠协助制造了。 工坊的具体管理朱慈烺自然不会插手,但是新型的管理制度,流水线生产方式,分工协作,新工匠的培训,以及灵活的薪酬激励制度,这些关乎火器生产效率和进度的事情,却是他必然要操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