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开会(下) (第1/3页)
方家盘踞浙东,鼎盛时号称聚兵十万。这是虚夸。但六七万还是有的。 不同于张士诚的激烈反抗,方家在西吴大军压境后就很快投降,并未经历过消耗太大的激战。然而,西吴当初收编的方家投降部队,水步军总计才两万三千,其余大部分哪去了? 很容易想见。 为了浙东稳定,投降的那部分方家降卒都被带去了南征,朱塬要做的,就是把溃散的其他方家旧部重新聚集一部分。 这也是老朱挑选方国珍长子方礼跟随他来到明州的原因。 方礼自然更明白这些,听朱塬这么说,立刻起身抱拳:“属下定不辱命。” 朱塬嗯了声,转向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常指挥,你调一千人协助方郎中筹集人手,所聚民夫就安置在西城外明州卫驻地旁边。” 即使方家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恭顺,朱塬也不会给方礼任何念想。 老朱将方礼调来担任营海司郎中这样的文官,而不是海军都督府下属的武职,用意显然也是如此。 坐在朱塬下首的常断也立刻起身抱拳:“职下领命。” 朱塬又看向众人:“剩下一万人,从东南各府县渔民中抽调,我刚刚好像说过了条件,参与海运者,免除全家赋税和徭役,子女还有优先进学机会。刘郎中?” 正在做会议记录的刘琏连忙抬头,放下笔拱手道:“下官在。” 朱塬道:“把这些条件都明白地写成一份公文,印刷几百份,沿海州县广泛张贴出去。” 刘琏答应:“下官领命。” 朱塬再看四周:“大家对此是否有其他问题,可以说说?” 话音刚落,之前被朱塬赶到旁边的薛戍已经拱手朗声道:“使君,下官有话说。” 朱塬点头,说道:“可以叫我‘翰林’,别用那么怪的称呼。” 薛戍又被噎了下。 喊朱塬‘使君’,是因为那个‘营海使’,还因为这也是一种敬称,之前明白自己误会了朱塬,还带着些薛戍自己的歉意在其中。 没想到……被嫌弃了。 薛戍也没有纠结,说道:“翰林,四月为石首鱼汛,浙东各州县渔民每年八成以上鱼获来自于此,若被征调运粮,那怕免了全年赋役,渔民生计恐也受到影响。” 朱塬疑惑:“石首鱼?” 恰好在朱塬视线方向的明州知府陶黔微微拱手道:“石首,又名黄花鱼,以脑中有白石而得名。” 朱塬明白过来。 大黄鱼啊。 还准确抓住了其中又一个点,沿海渔民每年八成以上鱼获来自于这次大黄鱼汛。 这年代,显然,捕鱼并不是常年作业。 这么想着,朱塬重新看向薛戍,问道:“会因此饿死人吗?” 薛戍一怔。 朱塬不等他回答,已经接着道:“既然我在这里,我向你保证东南不会有人因为这次征调而饿死。再说海运,事有轻重缓急。从金陵启程之前,我身边有人家眷从山东来,说山东饿死了很多人,当下虽说开春,但我也知道春荒同样是一道坎。我们越早运粮到北方,除了大军所用,还能赈济百姓,少饿死一些人。薛知县,你说我该怎么选?” 薛戍稍稍迟疑,又是拱手一揖,却还是道:“翰林,照前朝例,参与海运输粮者,会给与报酬,称为‘运粮脚价’。” “看来你是做过功课的,但你了解的并不全面,”朱塬道:“前朝给‘运粮脚价’的前提,是民夫自备船只,且并不免除赋役,这是一种雇佣制度。咱们这次是征调,船只由官方提供,且免除赋役,同样相当于支付了报酬。” 从来要做一件事,若能有参考,‘照本宣科’是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朱塬最近当然对元朝的运粮模式进行过详细了解。 元朝最初也是采用官方运粮。 不过,因为效率不高,运粮也少,之后就开始一套类似雇佣制度的运粮系统。 官方支付报酬,民间自备船只为朝廷运粮。 元朝海上运粮最鼎盛的一段时期,基本都是如此模式,年运粮超过300万石。 代价也很大。 当时南方的一石粮食,按照元朝的纸钞计算,大概价值三两中统钞,但元廷给每石粮食开出的运价是八两,相当于南方粮价的两倍多。 再然后,元廷也发现这么干太贵了,给不起钱了,不断降低每石粮食的运价,再加上中统钞在元朝后期迅速贬值,导致没人再肯造船运粮,本来兴盛的海运系统也就迅速崩溃。前些年,张士诚和方国珍联手给元廷输粮,一年也就只剩十万石出头。 当初了解到这些,朱塬不是没有考虑过雇佣制度。 结论是当下不可行。 这首先是因为当下大明初立,南北各方对新朝的归属感还很弱,冒然把粮交给私人,很难说会是什么结果。其次就是,东南持续多年战乱后,百业凋敝,一时也聚不起太多的民船进行输粮。 因此还是只能官方来做。 堂下,薛戍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