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又病了 (第1/3页)
朱塬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是一天天好转的,没想到,或许前一日忙碌到有些晚缘故,又或许是晚间贪凉,屋子里放了太多冰块,总之,第二天一大早,又病了。 夏日感冒。 随后的连续三天,又是发热又是咳嗽,还一度昏迷,结果,整个明州都因为营海使大人的生病而鸡飞狗跳,该来的文武官员全都第一时间跑来探望,连隔壁州县一些官员都闻讯而来,至于东南诸多地主豪商,更是闻风而动。 全都没见到人。 海军都督大人亲自守着,隔了几个月,再次想到了自家主公的交代,当某人是他亲儿子。 小祖宗可不能有事啊。 不得不说,夏天的感冒,确实要比冬天麻缠。 某种程度上,朱塬这次算是自己救了自己,因为想起了一种药。 戴三春给朱塬开的方子,连续两天都不见太大效果,迷迷糊糊的朱塬问身边妮子有没有藿香正气水,然后就引出了一连串。 这还是前世的记忆。 曾经小时后,家里一到夏天就会备下藿香正气水,无论中暑还是感冒,效果都非常好,因此哪怕几十年后,甚至两世为人,朱塬的记忆都非常深刻。 戴三春在当下算是最顶尖的医生,也博览群书,但终究逃不开这個时代眼界不够开阔的局限性,哪怕之前看过相应的药方,也不可能冒然使用,还是习惯于自己的治病方式。 相比起来,几百年后的藿香正气水,既然能够在数千年留下的无数方剂中脱颖而出,得到广泛推广,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 朱塬半昏不醒的时候提出,写意连忙找了戴三春,听到‘藿香正气水’,戴三春不用翻书,当即就想到了对应的‘藿香正气散’,这是宋朝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一个方子。 还当着华高的面背出了药方,并以自己的经验阐述其中医理。 还说起,医典相应的那一卷,几十个方子,都是治疗伤寒的,如大小柴胡汤、大小青龙汤等等,他觉得吧,似乎……这藿香正气散,不太合适。因为这方子……大略……更适合治疗霍乱,而小翰林并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急的华高想打人。 华大人的思维很简单,小祖宗迷迷糊糊提出来的东西,那肯定对症,要不然,难不成你戴三春还比朱翰林大才? 戴三春无法反驳。 原本的方子两天效果不大,本来就要更换药方。 那就试试。 然后,只是一天,三顿汤药下来,朱塬就明显好转了很多,看得戴三春直疑惑,并郑重其事地列了一份病例出来。 转眼到了七月廿七。 朱塬大概恢复过来,但华高觉得,这定海,小祖宗实在也不能再待,太热,还是找个地方避暑最好。 朱塬也没意见。 按照后世的标准,朱塬觉得,这些日子,最高温度可能有40度级别,哪怕能享受到这年代普通人很难感受的冰块降温,但总不能一直待在屋子里,一旦外出,忽冷忽热,反而更容易生病。 倒是避暑的方向,又有了分歧。 华高希望朱塬去定海北边位于慈溪县境内的九龙山,朱塬想要出海。 终于有理由了。 最终海军都督大人没能拗过营海使大人,还是出海,目的地是昌国州的舟山岛本岛。 为了朱塬出行,营海卫两千水军浩浩荡荡,护送着朱塬的那艘5000料座舟,先来到舟山岛南部中央的昌国古城,上了岛,又进入中央山中,在一处湖畔的避暑别业落脚下来。 不得不说,相隔虽然只有百里左右,这边岛上,特别还是山间,气温至少下降了一半,哪怕是白天,也就20多度的样子,晚间朱塬还要穿上厚衫。 眼看朱塬好转,又安顿下来,已经在明州停留好些天的闻造才终于再次匆匆北上。 在此之前,金陵都有消息传来,皇后马氏派人来探望朱塬病情,还送来一堆珍贵药物,并叮嘱华高以及朱塬的身边人好生照料。 这么闹腾一阵,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朱塬都放缓下来。 上了岛,出海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