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公子 (第1/2页)
想要修建高房,地基很重要。 唐清安这两年的努力,七分用在了夯实根基之上,民生事占了他大半的精力。 未来几年里,蛮族靠绝杀令来发展经济,唐清安不能学这种,所以需要用下更大的力气。 而绝杀令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其实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游猎民族,都靠着掠夺来维持经济,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 因为发展经济,需要成熟的制度。 说起来简单,学起来很难。 最后能学成功的,无一不是吸纳了汉官汉儒。 儒学对比后世的文化思想肯定是落后的,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同比周边的文明,却又是先进的。 不过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改的越来越畸形而已。 大周承袭大明畸形财政制度的遗产,又没有历史上名臣张居正的改革续命,属于封建国度的末期。 如此一来,当然无力应对新生的游猎民族。 可是不能用自己的老年期来对比别人的壮年期,初期对比初期试一试。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唐清安更重视发展自己的民生,只要自己的根基牢固,真的不需要害怕游牧文明和游猎文明。 哪怕短期内不能正面应对,熬也能熬死对方。 就像很多人称的耸宋,熬死了大辽,大金。 只能说时也命也。 耸宋本来就先天不足,又如何经得住车轮战,轮番上阵的对手一个比一个强大。 喘气的机会都不给他。 说个大话,真到了最后一步,靠着目前辽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天大树。 把百万辽民全部变成渔民也能养活自己。 将近三百年的禁渔期,渤海和黄海,就是无穷无尽的食物来源,还不需要冒着风险出远洋捕鱼。 随着大小长白山,海洋岛的渔场,渔船下水的数量越来越多,唐清安底气也越来越足。 “滋,修建金州军学堂,旅顺军学堂,所有牺牲,伤残军士的后代,不分男女,六岁皆入学读书,一日供应三餐,直至十六岁。” 当秦可卿顺利剩下一名男婴的时候,这道公文也从总兵府下发了。 既然等不来朝廷的抚恤,唐清安自己来抚恤他们。 金州军两年来打了大小不计其数的仗,新金之战,金州之战,伤亡人数直线上升,所有合计将近八千,这八千人里,有家室的不下五千。 五千户,根据统计,六岁到十六岁的,有一万三四千。 唐清安原本还想扩大一番的,看到这个名录后,暂时打消了想法,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这一万三四前的幼丁,可不好养活。 唐清安,领着牛承敏,陈锐,赵胜,廖荣克等将领,在旅顺军学堂视察,前番金州军学堂已经视察了。 金州军学堂就在金州,眼皮子底下,他不怎么担忧,旅顺不放心,从修建到如今落成,他已经亲自来视察了三四回了。 随着公文的下发,很快各家就把孩子送来。 光一日三餐,就让金州百姓们殷羡不已,这是将军帮着养孩子啊,还有这好的事。 旅顺军学堂现在有学生七千人,男孩四千一百人,女孩近三千人。 军学堂一分为二,左边是男学堂,右边是女学堂。 而学堂又分了几等。 本来是童子班,少年班,毕业班。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不少,无法系统的学习,所以又因此建了速成班。 和军营没啥区别,除了教书认字,也会操练。 有教书的先生,负责操练的军训,负责教军事技能的训导等,皆是军中因伤退伍的武官。 这些人闲置在家实为可惜,正好在军学堂发挥作用,也算是对他们的奖励。 女学堂因为反对声音太重,因此聘用了牺牲军士家中的家眷,除了认些字,就是学做女红,针线等等。 根据顾应时的建议,也为军队缝制军服,军旗等,既然如此,唐清安又给了一份补贴。 军学堂是金州新生的事务,用大周官学的职务不妥,等传回关内会得罪官学的祭酒,司业的。 本来就容易生事,再得罪人不划算。 因此旅顺军学堂的主教邓章,负责军训的主教张工,负责教军事技能的训导主教杨春等,领着一众助教。 “将军。” “将军。” 众人纷纷上前恭迎。 邓章是秀才,其余教书的大多都是童生,而其余军事口的,则都是军中退下来的。 因此众人都很恭敬。 而军学堂最高的学堂主教也才是秀才,唐清安也是特意如此。 一个班九十人,暗合一哨的编制。 男学堂四十五个班,小班十五个,少年班十五个,毕业班五个,速成班十个。 每个班的先生就有三人,四十五个班就是一百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