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赏好茶 (第1/3页)
程丹若道:“山东从贼之,不过一两万,可信奉无生老母的百姓,远比想象中多。臣以为,光剿灭叛军不足以安民心,只有让忍饥挨饿的民众能坚持度过这个冬天,坚持到来年春耕,鲁地安。” 皇帝缓缓点了点头。他才收到谢玄英的奏折不久,说的也差不多,为了让百姓安稳,清算田亩,鼓励垦荒,请求减免赋税。 “兖州受灾不如青州,却仍有灾民,臣能做的不多,至要让他们知道,陛下爱民如子,未放弃百姓。那么,即便只有一碗清粥,一件破衣,他们不会心生反。” 假如说,程丹若处理太妃之死,显出了一个女官的周全妥帖,接近白明月,两军对垒之际刺杀她,几乎已有传奇女子的风范,那么,这番话,就真正彰显出她非同一般的眼界与心思。 她换一个『性』别,不仅毫无违和感,反而更符合皇帝此时的观感。 这是臣子的奏对。 跪着的是臣,坐着的是君。这一刻,君主的属『性』过了『性』别,女官亦是臣。 皇帝说:“仔细说说。” 程丹若复之前的说辞,道是郡主怜悯百姓,愿捐出王府的珍藏,当卖买粮食赈济灾民,又有其他夫们的鼎力支持,筹集的银两不止能在兖州施粥施『药』,还有余力送到青州几县。 “这是账册,请陛下过目。”她呈上账本。 石太监赶紧接过,转交给皇帝。 这是一本极其详尽的账目,从王府珍藏的当卖数额,到夫们的捐献,到米粮的价格,每天的花销和赈济数,全记录在册。 皇帝难得见到这般仔细的账本,翻阅片时,不得不感慨:“你有心了。” 又问,“兖州的粳米是一石一两,粟米八钱?” 程丹若道:“是,臣问过,平时鲁地的米价是一石5钱到7钱,只略有上浮,似乎是济南的粮仓开了。” 朝廷有自己的米仓,在受灾的年份会开仓卖粮,平衡米价。 皇帝连连点头。 “米价虽未上涨,可田价变贱了。”程丹若趁机说,“一亩好田才二十两银。” 皇帝拧眉。 程丹若点到为止,不多言,也缓缓干涩的嗓子。 这时,她才发现天『色』已黑,一晃眼,两个钟头过去了。 该结束了。 “臣擅作主张,请陛下恕罪。”她结语。 皇帝回神,脸上是显而易见的赞许,笑道:“起来吧,朕不是迂腐之,你这差事办得不差,出乎朕的预料。” 他自发找了合适的理由,“不愧是晏的女儿,晏子真擅教啊,像晏公。” 晏公就是晏鸿之的祖父,被封为太傅退休的阁老。 石太监凑趣,道:“谢郎在外,程典『药』在内,为陛下尽忠职守,与其说是晏善教,不如说是陛下圣明,任用良才。” 程丹若马上道:“石公公说得是,臣等微末之功,全赖陛下圣明决断。” 马屁拍得很一般,但挺舒服。 皇帝笑笑,沉『吟』道:“有功,肯定要赏,伴,你说赏她什么好?” “依老奴说呀,现在,您赏碗茶,比赏她什么金银强。”石太监玩笑,“程掌『药』下如何?” 程丹若真的快渴死了:“叩谢天恩。” 皇帝乐,点点他:“你这老货就是卖巧,好,赏她碗茶喝。”又笑,“你可想好了,喝了朕的好茶,其他的赏赐可就没了。” 程丹若:“臣愿喝茶。” “不委屈?”皇帝笑。 “不委屈。”她道,“臣想做的事,已做完了,能得陛下赏赐固然好,不得本也是臣行事疏漏。不过,臣确实很想喝茶。” 皇帝识无数,看得出来,她说“不委屈”时,真心实,毫无怨怼,而说“想喝茶”,更是发自肺腑,不由笑:“给她上茶。” “是。” 石太监对帝王的心绪了如指掌,看得出来,皇帝是真心赏识她了,亲自去叫来送茶。 程丹若得了一杯上好的龙井,香清幽,妙不可言。她虽然很想一饮而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