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诸葛亮之子_第215章 虞翻之语,马谡之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215章 虞翻之语,马谡之略 (第2/2页)

那不知,马谡你觉得我用何良谋能破荆州城?”

    听到诸葛斌的问话,这时的马谡自然也不敢怠慢,忙开口说道:“诸葛将军,某以为,要么,是诸葛将军像攻克公安城那样,早就提前在城中安排奸细,准备来个内外夹攻以破荆州城!”

    顿一顿,这时只听马谡再次开口说道:“要么,是诸葛将军提前安排人“挖了一条直通荆州城的地道”,如此一来,则这荆州城也是轻易便可破!要么………………”

    听到马谡的侃侃而谈,这时的诸葛斌却是走了神。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据史书记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长谈,彻夜谋划。”

    然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

    汉高祖曾经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正如毛泽东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众人皆说“马谡”该杀的时候,参军蒋琬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随后蒋琬更为冷静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也。”

    事情的发展,也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作战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让马谡这个“新兵蛋子”上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这才导致街亭之败!

    想到这里,这时只听诸葛斌缓缓开口说道:“幼常所说皆有些道理,但很不幸的事,你说的,我都没有安排;不过,就算某早有所安排了,然根据前些日子的“江陵攻防战”以及“取公安一事”,所以想必这些计策也不会轻易奏效!”

    听到诸葛斌这么说,这时的马谡自然也不敢怠慢,忙开口说道:“那不知诸葛将军以为何策可破荆州城?”三国之诸葛孔明的重生为诸葛亮之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