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第1/2页)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且据徐瑾瑜所知,现在大盛使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术,是以每本书除了作者的润笔费外,大头就在印刷上。 可以说,越厚的书,价格越贵。 那李章之流,本就是东辰书院的死忠,且家中小有家私才能那般,但更多的还是拿不出银钱的学子。 所以徐瑾瑜并不纠结与这些书能不能全部卖出去,反正据他所知,山长已经因为观亭居士那个冤大头将这次的印刷费都赚回来了。 “瑾瑜说的哪里话,好书就该被更多的人知道!” 徐瑾瑜闻言本想推拒,但亦不想今日就着这事儿纠缠的没完没了,便只一拱手: “好,那就有劳诸君了,唯愿他日我东辰学子,皆能榜上有名!” 徐瑾瑜说的是祝愿的话,可是几位学子一下子都激动起来,重重点头: “嗯!我们没忘!若是他日我东辰书院都能金榜题名,那等盛事,可得浮一大白!” “哈哈哈,是极是极!” 众人一番说笑,随后不知是谁起了头,大家纷纷不可避免的开始了考后最常做之“对答案”! 徐瑾瑜有过目不忘之能,众人等徐瑾瑜说了考题后,根据记忆口述自己的答案,一时也是热火朝天。 尤其是说起“唯性”那道题时,学子们不由咋舌: “啧,幸好吾等提前做了那么多的题目,否则还真要写偏了去!” “嗐,那些出题的大人们若是能老老实实的想问什么直接问,那就没有考不中的学子喽!” “若是他日我有幸能做着出题先生,哼哼……” “你们也就罢了,若是瑾瑜他日来出题,怕是考场上要哀鸿遍野,颗粒无收了!” 宋真笑吟吟的说着,徐瑾瑜不由挑起桃花眼,斜了宋真一眼: “哼,真兄这是嫌我出题难了?可我若是平日不让诸君体会一下难度高的,等到科举怕是才要抓瞎呢。” 徐瑾瑜哼了一声,宋真见状连忙赔礼: “是我想岔了,瑾瑜莫气了,对了,最后一考那道有关边疆不稳,何以对的题目瑾瑜如何答的?” 宋真忙转移起了徐瑾瑜的注意力,看在宋真今日身体不适的份上,徐瑾瑜轻轻揭过: “那道题当初诸君各有论点,但我以为,边境不稳,乃是我大盛国威未显,这才让一众宵小有了进犯之心!” “瑾瑜这是主战了?” 宋真摸了摸下巴,开口道: “我也是。去岁我回了江南一趟,听我爹说,那段时间每日都有几十船的粮食被运走,所以我猜测朝廷有主战之意。” 两人这话一出,有一个学子顿时惋惜起来: “竟是如此,我没想那么多,只是听说边境百姓过的苦不堪言,所以写了主和之意。” 徐瑾瑜闻言宽慰道: “虽然有真兄的发现,但是朝廷迟迟未曾做决定,显然也是摇摆不定的,是以主战主和都没有定数,只要言之有理,便不会出差错。” “那瑾瑜你是从何入手?” 宋真随后询问着,徐瑾瑜抿了抿唇,吐出了两个字: “内政。” 宋真闻言不由面露疑惑,徐瑾瑜随后继续道: “真兄可曾想过,从去岁至今,时隔八个月,为何朝廷未曾做出丁点反应? 我有搜集边境军报的习惯,从去岁至今发生的大小战役共计三十七场。 三十七场,这是什么概念?仅是这里面阵亡的兵将便以数万计!” 徐瑾瑜这话一出,众人心中不由一沉,彼时答案落在纸上之时,他们挥斥方遒,胸中意气翻汹。 可此时,数万条性命落下来,无一人发言。 太重了! 徐瑾瑜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 “而且,这三十七场战役,都是越国先行挑衅,其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可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朝廷竟可以不置一词,诸君以为原因在谁?” 徐瑾瑜这话一出,众人认真的思考起这个问题,宋真皱眉道: “短短八个月,三十七场战役,我大盛军队仍死战不退,所以根结并不在边境军队。” 徐瑾瑜点了点头: “正是,所以现在问题显而易见,是朝廷本身存在某些问题。圣上并非昏聩之君,迟迟不动作,吾推测,乃是因为缺少钱粮之故。” 徐瑾瑜说完,看着自己手中的茶碗,里面有一根茶叶上下漂浮,徐瑾瑜垂下眼帘: “若问边境不稳,何以对?那首当其中,便是先稳内政,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对敌。 若要战,兵马未动,势必粮草先行,而今钱粮不齐,上则开源,下则节流,如此双管齐下,必有成效。” 但徐瑾瑜没有说的是,他的重点落在了开源之上。 他的答卷还是一如既往的步步为营,先就军报内容就事论事,以此为据进行推测,引出对于粮草不足的隐忧。 之后,又以先帝时期的宦官成忠贪墨国库库银高达纹银千万两之巨,最终被收归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