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 第十五章 (第6/7页)
供养大顺军。 至崇祯十七年,各方势力的强弱根本其实不全在于兵力反而在于钱粮收入。 明朝需要江南的财富养活明军,但在既对抗清兵的同时又镇压农民军,消耗巨大 逐渐不支,北方和南方又被大顺军逐渐攻占并隔断通路和粮道,江南的钱粮不管 是陆路还是海路,便不能运送到北方乃至京师了。直到北京今天崩溃被大顺军攻 占,江南的钱粮还一直握在江南大明军手中,但是又不能为京畿各地所用,北方 又大旱瘟疫横行,情势才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清兵,基本一直靠血腥掠夺,虽然强迫威胁蒙古和朝鲜提供了一部分钱粮, 但是年年开战也是入不敷出,可以说清兵的日子过的并不比大明好,因为辽东是 苦寒之地。包衣制度虽然可以在辽东生产出一部分粮饷,但因气候原因,收成差 额是相当巨大的。 虽然,清兵不停的入塞掠夺,以战养战。就算打输了,大不了可以再一次退 到那冰天雪地的极北之地。而大明却是无处可退,先被拦腰斩断,再围攻北京。 让崇祯帝把明军的精锐力量不停在农民军和清兵之间频繁调动救急火,这才养肥 了李自成和清兵,这个就算是朱元璋在世也会吃不消这种打法。江南明军看着北 方战事难支也欲哭无泪,望尘莫及了。 李岩现在最怕的是,不进北京还好,大顺的军威士气还在,势头正所向披靡。 但是一进这个北京城,待时日消磨过后,必将有所折损,那时如果吴三桂投降清 兵再一起杀来北京,仗就不好打了。 大顺虽然还没有和清兵作战过,但是李岩对明军和清兵的战争了解不少,知 道清兵以凶残血腥著称,善骑兵冲锋陷阵,摧枯拉朽。而骑兵这一方面,只有老 营的大顺骑兵营可以一战,现在大顺军入主北京,要是制约不好这些农民将兵, 情况就不妙了。 李岩再想,如果大顺军不攻打北京,而转为固守山西和南下江南,那么既可 以堵塞清兵从山西入关的通道,崇祯帝调兵遣将回北京,是能守住北京和对抗清 兵的。等崇祯帝拖住清兵的步伐,大顺就可以一路南下攻占江南富裕之地了。 而那时,崇祯帝为了防范清兵,对于南下的大顺军背后也不敢妄动分毫,因 为有清兵在背后掣肘。如果那样的话,对大顺军来说,比拿下崇祯帝所在的北京 城更有意义和价值。 那样一来,有崇祯帝拖住清兵南下的道路,大顺军也可以伺机消灭大西军, 从而扫平后顾之忧。等江南平定以后,再一鼓作气挥军北上,那时就算崇祯帝和 清兵同盟也不是大顺的对手了,何况崇祯帝对清兵恨之入骨。不然不会在过去农 民军即将灭亡的那年,抽调回孙传庭十数万的秦军去辽东打清兵了。 那一次,崇祯帝还犯下了一个重要的错误,就是既然抽调了孙传庭的秦军去 辽东,不但不给孙传庭去指挥打清兵,还将孙传庭关进了大牢。反而让洪承畴去 指挥秦军打清兵,这样兵将互相不熟悉,缺少交流和训练,还让那个高起潜太监 去监军掣肘洪承畴。那个时候的洪承畴真正手上的兵力少的可怜,精锐全部都在 高起潜的手上,真是想不败都难了。 李岩知道,清兵凶残并不得民心,每次南下入塞都是屠城、抢钱粮、抢年轻 女人、抓壮丁。河北山东等地被屠杀了几百万人,一个城接着一个城杀得精光, 尸横遍野、江河堵塞、千里无人烟。清兵每次入塞,在华北地区无不是犯下惨绝 人寰的罪行,每次百姓都是殊死抵抗,知道不抵抗也是全家乃至整个城都是必死 的。 李岩知道现在想当初,已经不现实了,现在大顺军已经攻占了北京,山东虽 然还不算稳定,但也在大顺的控制下。山东总兵刘泽清不战而退,不顾崇祯帝的 安危更不会顾百姓的死活,早早就退出山东逃亡至江南淮安附近。 现在全部的变数就看大顺自己能否保持住自己的实力,抽调兵力备战再决战 清兵,和能否抓准时机,一举或消灭吴三桂和清兵了。李岩知道现在大战在即, 必须立刻从各地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