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天下就是天下 (第3/3页)
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丹麦,荷兰等国家的学者,皆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方国家的学者,总理,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 唐清安没有提对儿子背书的看法,而是继续说道。 “战争是老百姓最不愿意的,所以权贵不可轻易使用,使用的权贵,要怀着悲痛的心情,取胜更不可自鸣得意,因为自鸣得意的权贵,必定以杀人为乐。” 战争。 父亲的话,让唐晏乾又想起了流亡的经历。 根据他的认知,一些事情,他觉得能对得上,还有一些事情,他又觉得对不上。 虽然父亲一向鼓励他提问,可是他越来越不敢问。 他害怕自己问的太多,父亲会对自己失望。 唐清安不知道儿子能不能明白他的意思,认知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 因为他前世的职业经验,知道强硬的灌输,永远只能让孩子流于表面。 孩子会按照你的要求做,因为他弱小。 但等他强大的那天,到了他自主的时候,终将恢复本性。 例如历史上的万历皇帝。 小时候在母亲强硬的压迫下,学会了顺从,获得了朝臣们的称赞,但等他亲政的那天,儿时的表现,只坚持了数年而已。 自己的孩子,需要学习政治。 因为永远都有差距,中外都不可能消失。m.zwWX.ORg 他教过的班级中,有九岁的孩子,已经懂的拉拢人,主动邀请他的孩子,去参加一场官方的活动,并且带他的孩子去他家里,亲手蒸了一道食物款待。 接人待物令人惊叹。 孩子是不懂得,因为他背后大人常年的教导。 更多九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保持着内心的纯真。 古代更是如此。 唐清安因材施教,既然长子早熟,就应该教他更多,他应该学习的知识。 他希望唐晏乾,懂的什么是战争,对战争应该保持什么心态。 “以杀人为乐的者,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但是。” 唐清安话锋一转。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古人对于战争,有高度的认知。 在先贤的认知上,后世的学者,做出了一代代的更新,例如前世历史中的王阳明。 以教化稳定人心,以武力消灭野心,双管齐下,使得地方长治久安,恢复太平。 忘战必危。 唐晏乾认可这句话。 朝鲜的经历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危亡。 他现在就觉得,朝鲜国王肯定忘记了战争,以至于那一路的狼狈,打破了他印象中,威严明智长辈的模样。 至今,他只记得朝鲜国主的狼狈与不堪。 “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没有,就去读书吧。” 唐清安说完,又看向舆图。 从福建,广东,山东收拢各地的流民,与金陵江淮紧密的联系等等手段。 一则救治灾民,二则向国内百姓传播金州,三则加强金江镇的人口。 兴修水利,大力屯田,让金江镇获得积蓄。 他入主中原的那天,带来的必定治理,而不是杀戮。 杀戮易,治理难。 小冰河时期,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是赈灾救民,以及瓦解消灭旧有的生态,带去金州模式。 真正实际控制地方的乡绅,从思想到生产资料方方面面受乡绅控制的百姓,才是最难治理的。 现在入关。 他需要面对流民军,大周朝廷,林丹汗,以及上千万的灾民。 金江镇没有足够的积蓄。 不可能学习后金入关的那一套。 后金的眼里,汉人并不是自己人,是需要各种手段分化,愚民,防备,打压的对象,而他的眼里,汉人是自己人。 两者有根本上的不同。 “程之信。” 唐清安喃喃道。 此人是辽西将领,深知金江镇,受到过金江镇的影响,不知道他对金江镇是什么态度。 “希望你能从之。” . 键盘战斗家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键盘战斗家的红楼从辽东开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