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开会(上) (第3/3页)
那俺老华的海军都督府也设自家宅子里了,咱当邻居。” 华高落脚的宅子,就在朱塬隔壁。 嗯。 隔壁……这词儿怎么听着就那么污呢。 可恶的现代人。 朱塬没多说,只是笑了下,拍拍手:“大家……”刚开口又示意面前方桌,对人群外围的家丁道:“……这个,搬刘大人那边,”说着指了指刘琏:“刘郎中,你负责会议记录,还是白话,不许用文言文。记得最后把今天出席各位的名单都写上,稍后我要送信给祖上,这份会议记录恰好一起送去金陵。” 两位家丁上前,把方桌抬到刘琏面前,还帮忙铺好了纸笔。 朱塬刚刚都不在乎形象,刘琏也无所谓了,破罐子破摔地拿起那支钢笔,抻了抻纸张,等待书写。 这边挪桌铺纸,现场大部分人心思却都在朱塬刚刚的那几句话。 要送信给皇帝陛下。 还有今天的这甚么会议记录,还有……名单。 盐运同知邢迹更是悄悄舒了口气,还好昨日码头上,某个小大人没有出面,还好……他到底没忍住,连夜赶了过来。 还好还好。 堂上。 朱塬已经再次拍了拍手掌,吸引众人注意力:“会议名称:开辟海上粮道,漕运北伐粮饷。” 说完等了下。 没人鼓掌。 古人就是古人,规矩都不懂。 没礼貌! 朱塬只能自己继续:“三件事,第一,关于民夫,第二,关于船只,第三,关于粮食。这些事情我之前都已经有所了解,召大家过来,是为了集思广益,既完善方案,又避免疏漏。” “好了,先说民夫,”朱塬道:“陛下已令征南副将军吴祯率两万人赶来明州,还有指挥章存道的一万五千地方乡兵,但这批人大部分只是普通兵卒,多数不善于操舟,因此还需征集善于操舟的民夫。” 说到这里,朱塬又感慨了下老朱的转变。 华高,巢湖水师出身。 吴祯,定远人。 章存道,与刘基、宋濂、叶琛并列的浙东四先生之一章溢的长子。 三人虽然品级不同,但算一算,各方势力也齐全了,不再是淮西勋贵一家独大。 这么想着,朱塬继续道:“我在来时路上已经和大家初步讨论过,为了规避海上风险,计划分批次向北运粮,每次20万石,今年能运几次就运几次。不过,按照上下半年能送出六批粮食计算,因为到了山东不可能立刻返回,不考虑护送和出港到港后的搬运,只是操舟之人,最低条件是两万,为了保证运粮顺利,要有护卫,要有预备,因此再加一万,算三万人。” 说到这里,朱塬又停了停,说道:“吴将军和章指挥大概能给出一万人,还有两万人缺额。” 这份数字,不是朱塬拍脑袋得来。 当下的运粮海船,基本按照五百料装500石粮食,一千料装1000石粮食,以此类推计算。当然了,朱塬之前的五千料座舟,一次装20000石粮食也绰绰有余。 因此,这不是排水量的问题,而是规避风险的问题。 五百料的海船,强塞1000石也不是没可能。 问题是,这样安全性会降低,一旦船沉了,一次性损失会更大。这年代一艘船和一船粮价格几乎相当,如果要损失,损失船只要比损失粮食更好。 因此,哪怕朱塬的座舟,之前拿来运粮,一次也只装10000石。 再说人手。 满足最基本条件,五百料海船,要15人,一千料,要30人。至于某个五千料的大而不当,要300人才能保证基本操作。总之,一次输粮20万石,需要多少人,这是个相当容易的数学题。 答案是6000人。 按照半年送出三批总体一个来回计算,就是18000人,取整,算两万。 然而,这并不够。 海上运粮可能遇到的临时问题太多,不能只给最基本人手,冗余百分之二三十才更稳妥。 更何况,计划还要有海军护送。 不说跟住在粮船上的军卒,部分军船为了保证遇到紧急状况时的行动便捷性,是不打算装粮食的,只会运兵。 其中操舟部分,又需要一批人。 因此,朱塬打算凑齐三万。 至于其他团队。 老朱从南征军调来总计三万五千人,算上明州卫等沿海卫所官兵,这些人,既是兵,也会充当劳力,负责造船、搬运粮食、建造港口等等。 总之,围绕整个海上粮道,明州至胶州一线,计划总人手不会低于十万。 朱塬对这些都已经有了初步想法,说完扫了眼众人,目光首先落在方国珍长子方礼身上:“方郎中,这两万人,你负责筹集一万,有问题吗?”裴玄黄的洪武生存指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